【放板】
陽有陽宅、陰有陰厝,棺木即陰厝,為長輩或父母亡故長住之處。
放板同放棺;家屬選定棺木後,由棺木店用車輛將棺木載至喪宅,準備讓喪家接棺,謂之「放板」。
【接板與磧ㄑ一ˋ棺】
接板的習俗主要是表現子女的孝心,對於家中長輩長眠的大厝非常的慎重其事,另一方面子孫在門口接板,也是一種「驗收」工作,在確認公司所送來的「大厝」是否正確。 (客家禮俗此時尚未成服,著素服即可)。
棺木由棺木店啟運起,由嗩吶、鼓吹為樂,禮送到離喪家幾十尺時要暫停,棺木至,子女要身著孝服(閩南人)於門口跪接,將小銀放在孝男之孝衣擺,等到接板完後,將小銀燒掉,謂之「接板」。
◎若於家中打桶停棺則需接板儀式,如果是在殯儀館,接板儀式則免。
接板準備物品及儀式:
1、接板時,為首者帶「一袋新米」,內放銅幣今改用紅包(數量依兒子及長孫之加總)。
2、一支新掃把,用來掃棺,從棺尾向棺頭掃出三下,並口唸「某某,給你掃新厝」。
3、桶箍(細竹圈)。
等專業人員唸完吉祥話,會分送給家屬。這些過程禮儀師都會全程跟隨,也會從旁協助。
4、家屬每人於孝服中佩許多捲好的銀紙,這是燒給門神的,並口唸吉祥話:「金紙蓋大厝,互這的子孫年年富;金紙拿起,互這的子孫添丁格發財;金紙燒互完,互這的子孫中做大官員」,並一同放置於棺前燒,燒完,棺木才可抬進家門。
抬棺入屋,要頭先進,以便入殮時頭內腳外,並小心搬運勿撞擊門柱,以免招致惡運。
接板時,家屬應準備一袋米、紅包些許(數量依兒子及長孫之加總)、桶箍蔑、新掃把,並將米及桶箍蔑放在棺板上,俗稱「磧棺」。
「米」代表五穀,祈求子孫有得吃有得用,「桶箍」為十二條細竹所編成的圓圈,象徵父母亡故後「十二」個月,子孫皆能團結一心,不可鬩牆或拆產,有如竹圈箍緊木桶般;亦有地方風俗使用「秤錘」磧棺,意謂「秤公平」。
歡迎於FB粉絲專頁提問或請電洽0973-645967謝謝!!
LINE ID:wenfulife 可通話
FB粉絲專頁:温福生命禮儀
店址:台南市南區中華南路一段105號
歡迎加入LINE詢價討論
https://line.me/ti/p/vIscNYc_r9